副本中恢复了短暂的平静。
不,是一种更深层次的静——所有光线、空气流动、脚步声、数据残响都像被某种高位权限冻结了,只留下苏离一个人在这片城市模型的边缘。
她站在空荡荡的街口,视野所及是刚刚完成一次“身份反定义”的高塔,塔身残影仍在空气中轻微抖动,像烧尽的镜像正在逐帧解构。
她知道,系统在观望。
这一场明面上的“试炼”,在她强制注销编号0、主动申请角色逻辑重构之后,已经不再是系统主导下的诱导剧本,而是一次对中心控制模块的行为干预试验。
但她也明白,她赢得的不过是一个“让系统措手不及”的时间缝隙。
昭渊的声音浮出:
“意识强度校准曲线正在拉高——你要撑住。下一阶段接入是‘逆转序列’,由我们主控连接你的深层感知。”
“你们?”苏离低声问,“你指的是现实那边?”
“准确说,是我们控制的一个接入点。”昭渊顿了顿,“只要你不被重新格式化,我们就有机会穿透副本结构,拉你出来。”
苏离环顾四周,副本并没有像以往那样立刻重启,反而维持着“后清除阶段”的惰性状态,仿佛系统在等待下一步指令,也像是某种观察者正在记录她的“非标准行为”。
“副本时间相对延迟,我们将在你第十九章内完成接入。”
苏离脑中迅速建立起节奏判断。
她还要一个人,对抗至少五章的系统剧本。
“倒也不是坏事。”她低声说,“这证明系统短时间内不敢再‘编造一个我’了。”
昭渊笑了,淡淡的。
“你第一次主动使用定义权限,虽然只是局部输入——系统会因此对你标记为Δ44·下辖潜在主控人格。”
“意思是,我不再是一个异常体?”
“你错了。”昭渊语气微凉,“你现在,是个优先处理对象。”
远方,一道红光沿着天空横切而过,像被割开的维度线。
接着,是熟悉却扭曲的提示音:
【逆转序列部署中】
【Δ类个体已干预副本内逻辑结构】
【检测中枢:反应滞后】
【权限校准·一级授权节点激活失败】
【重设引导条件:引出“源始意象”】
苏离眉头一皱。
“什么是‘源始意象’?”
昭渊停顿了一秒,低声说:“你很快就会知道。”
下一刻,城市的结构突然塌陷。
不是建筑物的崩塌,而是从感知维度开始的模糊与抽离——苏离站在原地,却发现周围的一切开始“褪色”:路面变为黑白线稿,天空像一张透明网格,而她自己的手臂也仿佛只是一个模型的映射。
这种错乱感她不是第一次经历。
但这次不一样。
这不是梦境消解,而是系统试图剥夺她对现实的“初始印象”。
源始意象——是人格最深处的“现实定义锚点”。
一旦这些意象被重写,她便会彻底认不出**“什么是现实”**。
“它在剥夺我的记忆?”她声音低沉。
“不,是剥夺你的现实识别框架。”昭渊快速回应,“你现在必须主动建构一个属于你自己的现实模型,否则你将丧失区分虚实的能力。”
苏离闭上眼,深吸一口气。
城市尽头,一条泛白的阶梯缓缓升起,像是系统投放的诱饵式引导。
同时,街道一侧的墙面突然出现一道虚拟接口,亮着一行字:
【自定义现实框架·请输入你的“存在锚点”】
昭渊紧张起来:“小心,别被默认词条骗了——输入必须来自你自我经历的‘起点记忆’,只有真正属于你自己的体验,才能成为锚定。”
苏离看着屏幕上的提示符,脑中一瞬间浮现出很多画面:
她在地铁口昏倒那次,被压制者一脚踹醒;她第一次意识到副本不是真的,是在梦里手指穿过水面时的冷感;她看见便利贴上“Z”字时的反胃感;她……她记得那年初夏,雨水从屋檐滴下来,她撑着伞,看见自己在玻璃门里映出一张发白的脸。
苏离深吸一口气,伸手在输入框里写下:
【存在锚点:初夏/玻璃映像/手中伞柄的触感】
一行文字输入完成,整个副本突然剧烈震动。
她周围的模糊开始被“倒灌回色彩”。
街道、建筑、天光逐一恢复,但与先前不同——它们不再是系统编造的模板,而是根据她“锚定记忆”自生成的版本。
玻璃门在她面前浮现,上面倒映出她的影子。
不是被统一模板处理过的“编号0”样貌,而是真实的她:额发略乱,双眼泛着警觉,脸色苍白但不再空洞。
昭渊轻轻说道:“你刚刚做的,叫‘锚点自构’,是所有Δ类中极少数能完成的行为。”
“所以你就不能早点告诉我?”
“因为告诉你,就不算你自己建的。”昭渊语气带笑,“而且,你不是已经做到了?”
苏离盯着玻璃中的自己,第一次感到一种真实的疲惫。
但她知道——
这才刚刚开始。
副本构架已经被她“污染”,系统不可能再容忍她存在太久。
“逆转序列正在完成第一阶段融合。”昭渊说,“接下来会尝试小范围插入我们送入的数据节点,你必须为它们创造‘载体’。”
“载体?”
“就是人物。”
“你是说——要我在副本里引入‘其他角色’?”
“没错。”昭渊声音变冷:“不然你永远只是一个人,在一个人的副本里打碎一个人的牢笼。”
苏离没说话。
她望向玻璃中的自己,终于点头。
“那就让他们进来吧。”
城市仍在她的视野中缓缓复原,却带着不协调的质感——仿佛新加载的部分正与旧有结构产生抵触,微妙地错位、粘连、拉扯,每一处细节都像在提醒苏离:她现在所处的空间,不再完全受系统控制。
她站在玻璃门前,回望那行“锚点构建成功”的提示语时,一道新的文字忽然闪出:
【序列变量生成中……】
【请指定“现实信号载体”投放位置】
苏离盯着这条信息,没有立刻回答。
她知道,所谓的“载体”,是现实端为她输入的“干扰节点”——或许是人,也可能是代码,但它们必须“存在”在这个副本里,必须以“副本逻辑”能够接受的方式登场。否则,系统将立刻清除它们,并反向追踪源头。
她想起昭渊说过的一句话:
“系统不怕你清醒,怕你连接。”
所以她必须为“连接”开一个缺口。
苏离扫视四周。眼前这条街道是她曾经的生活片段衍生出来的构建区,有公交站、有文具店、有她过去常去的那家药房。她走向那家药房门口时,心里忽然浮现一个名字。
那是一位曾在她第一次觉醒时出现在记忆碎片中的人——
林烬。
不知为何,她总觉得这个名字曾与她擦肩而过,在某个未被记清的旧副本中。
她轻声念出这个名字,手指在系统投影的框内写下:
【载体定义:林烬/性别:男/身份:社区志愿人员/连接权限等级:乙】
【记忆投放源:现实信号段L-7】
系统投影顿了一下,仿佛在试图解析输入内容。
接着,一行提示跳出:
【变量格式识别成功】
【载体生成中……】
【模拟记忆注入:37%……64%……100%】
空气中仿佛响起了一阵低微的脉冲电流声。
紧接着,街角的咖啡店门口响起风铃声。
一个背着深灰色双肩包、穿着运动外套的青年正扶着车把缓步走来,脸上带着刚刚跑完步的汗意,眼神温和但藏着深思,像是刚从哪个忙碌系统跳脱而来。
他走到苏离身前,看了她一眼,忽然一笑:
“你还记得我吗?”
苏离怔住。
她知道这不是她过去真正认识的人——这是现实信号编写者借用了她脑中某段“模糊认知”构建出来的角色,是她潜意识渴望“有人回应”所生成的结构。
可他太自然了。
像是早就该出现在这里。
“你应该不记得。”他继续笑着,“不过没关系。我记得你。”
苏离忽然意识到:这是昭渊说过的“载体需要从你记忆中生长出来”的含义。
林烬不是被造出来的,而是被“允许进入”的。
她轻轻点头,接过他递来的一瓶水——她清楚这不是普通的道具,而是“现实数据包裹”的容器。
她必须假装这就是生活的日常。
“巡逻任务还继续吗?”林烬语气带着玩笑,“你可没签过正式劳动合同。”
“怎么,你想举报我?”
“我刚好是志愿人员负责人。”他扬了扬包,“技术部那边对你有很多评估记录。”
这段对话极其自然,哪怕苏离知道每一句话背后都藏着“双语义通道”,她仍不得不佩服信号段构建的精度。
可就在他们转身走入街区更深处时,远方天际忽然亮起一道冷白色光线。
——是系统的追踪模块启动了。
光线并不是直线射来,而像一道扭曲的数据洪流,从城市边缘开始“抹除”掉那些未经过校准的新生成结构。
她和林烬站的街区首当其冲。
林烬的脸色也沉下来,低声说:“我最多只能留五分钟,再之后,系统会开始核验我的逻辑溯源。”
苏离点头,没有浪费时间:“接下来你要告诉我什么?”
林烬取出一张卡片,银白色,上面没有任何文字,只有一枚倒置的“C”标志。
“接入点。”他说,“我们正在尝试建立多点对冲系统,但你这里是唯一成功启动逆转序列的副本。你得坚持到三十九章。”
“三十九?”
“那是你副本时间里的一个重构临界点,我们将在那时尝试第二层现实同步。”
苏离握紧卡片,感受到掌心微微灼热。
“还有,”林烬语速飞快,“编号0未完全消失,它将成为‘人格替换干预’模块的替代执行体。它知道你、懂你、甚至比你更像你。它下一次出现,会假装是你。”
苏离听完这句话,整个人瞬间冷了下来。
人格替换——那是反制机制的第三层。
系统已经进入下一个阶段。
林烬看了她最后一眼,眼神极深,像是带着某种未说出口的歉意。
“我们很快会再见面,当然——如果你还在。”
话音未落,街边那台废弃公交的影像忽然崩解,随即林烬的身影也被流动的数据洪流吞没,只留下那张卡片在苏离手中微微发热。
【载体异常行为已被记录】
【人格替换模块提前部署】
【编号0:激活中】
苏离盯着空无一人的街道,低声说:
“来吧。”